滨州医学院招收首批港澳台新生
2023-08-30 16:56:25 来源: 东方资讯

滨州医学院招收首批港澳台新生


(资料图片)

职业启蒙第一课从“第一面”开始

新生到达各自学院摊位前,立即上“第一课”。

本报讯(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常静摄影报道)8月27日,驻烟高校滨州医学院迎来新同学,学校首批招收的港澳台新生到校报到。

台湾学生已经到校报到

来自台湾的新生蔡竣宇,被口腔医学专业录取。为何报考驻烟高校?他告诉记者,同样靠海,是其中一个选择因素。

“台湾也是靠海,所以我想大学也报一个临海的海滨城市。”蔡竣宇说,他是在高三时知道有这样的政策,虽然家里没有从事医学专业的人,但从就业考虑,全家人一致决定报考口腔医学专业。

这是他第一次来烟台,他直言,这里没有台湾那么热,也听学长介绍过烟台的晚上会比较凉爽,看到烟台风景很美,有山有海的映衬,有专业的学科,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向往。

在报到现场上“第一课”

热闹迎新季,暖心的便利从出站“烟台”开始。青年志愿者在烟台站、烟台南站、烟台汽车站打起了迎新的牌子,将新生一路送到校门口。一下车,志愿服务站的志愿者们便成为了导览员,搬行李、查信息,再帮忙拍一张全家福,现场免费打印留下这值得纪念的一刻。学校团委设立了3个温馨“医”刻区域,家长休息,新生则前往报到处报到。

新生报到后,抵达各自学院摊位前,却发现在现场就要上“第一课”。

在第二临床医学院的摊位处,第一课就是职业启蒙。职业技能体验馆现场展示智能机器人,人机对话,你一言我一语现场看诊,“智慧医疗”让新生发现专业兴趣。报到现场摆放的人体模型,专业医疗器械,通过心肺复苏、“血型检测”等技能展示,让这些“未来医生”提前感受职业角色。

特殊教育学院推出的“深度体验游”将专业更加具象化。测听体验、实验室观摩、中医问诊与按摩体验、口腔义齿3D设计等专业体验活动,让原本对专业一知半解的新生通过报到第一课有了职业初体验。

确定就业规划立志作为担当

上完这场“专业课”,在报考时就定下未来就业规划的“公费生”谈起了未来规划和个人抱负。

“公费医学生毕业后要到乡镇支援,我老家也在乡镇,了解过那里的就医条件,所以一直以来就想报考公费医学生,服务社会,让乡镇的百姓也能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条件。”公费医学生陈淼说,在全家人眼里,公费医学生是“靠谱”的选择,今年她以589分的成绩报考滨州医学院公费医学生临床医学专业,提前批被录取,从一开始就知道毕业后要服务于乡镇医疗,也决心学好理论知识,为以后的实践做好准备,为乡镇医疗做出年轻医生该有的担当。

特殊新生再寻“新生”

8月27日,在滨州医学院迎新现场,有两名特殊的新生,他们历时28个小时从内蒙古抵达烟台,只为改变未来。

刘子祺和秦曌同为视障生,两人也都在多年前上过大学。刘子祺于2020年在内蒙古民族学院音乐专业毕业,今年27岁的她在毕业多年后选择重回校园,为未来的人生做一个改变。

而秦曌则在2020年考入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,在就读一年后选择了退学,考虑到身体情况,他重新考大学,成为了一名医学生。

见到刘子祺时,她正在签到墙前签到。刘子祺说,当年她参加的是艺考,以艺术生的身份进入大学校园后,由于视神经萎缩致使她的视力一直在下降,毕业后,视力情况就更加糟糕。

这些年来,她一直在做线上有声书,以此为兴趣,可也为自己的未来担心。当听说身边的朋友要报名面向特殊群体的单考单招考试后,她动心了。“我也跟父母商量,通过音乐学找工作不是很好找,应该继续发展一下别的方面,给自己其他可能。”刘子棋说,她想融入到这个群体中。

秦曌是在大学上了一年后,得知特殊群体有专门的学校和专业,于是选择了退学。秦曌的妈妈说,秦曌在2021年退学后便开始复习考试,终于拿到了滨州医学院中医学针灸(推拿方向)的录取通知书。

对于秦曌来说,这次的大学生活是对未来的规划:“毕业后想开个中医诊所。”他希望将来有机会将这样的政策,宣传到他家乡的特殊群体中,让他们知道怎样规划人生,有更多的选择。”秦曌说。

今年,滨州医学院有来自全国31个省(市、自治区)的2810余名本科新生,800余名研究生新生,陆续在烟台校区和滨州校区报到入学,新生们带着各自理想,在大学中找寻未来人生的方向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zN_3054